膽管癌有望迎來靶向藥,死亡風險降低63%!
近日,美國FDA宣布接受靶向IDH1的片劑Ivosidenib(Tibsovo)遞交的補充新藥申請(sNDA),用于治療攜帶異檸檬酸脫氫酶-1(IDH1)突變的經治膽管癌患者;同時,授予該藥優(yōu)先審評資格,將大大縮短Ivosidenib的審評時間。
Ivosidenib是一種針對IDH1酶的口服靶向抑制劑。2018年,Ivosidenib曾獲批治療IDH1突變的復發(fā)性或難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成年患者,成為獲FDA批準治療IDH1突變R/RAML的藥物。
膽管癌治療困境如何破局?
膽管癌是一種罕見的侵襲性癌癥,而我國是世界上膽管癌發(fā)病率較高的國家之一。
膽管癌主要包括膽囊癌、肝內外膽管癌,其中多數為腺癌。由于該病早期難發(fā)現,確診時多數已到晚期。
目前,手術是膽管癌患者重要的治療方案。不過,晚期患者由于失去手術機會,一線治療方案主要是標準化療。然而,很多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不到1年,五年生存率幾乎為零。
即便部分患者可以通過手術切除,但膽管癌的復發(fā)率非常高,甚至可達80%以上。
近年來,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為晚期膽管癌帶來了新曙光。去年4月,FGFR激酶抑制劑Pemigatinib(Pemazyre)獲批,用于治療存在FGFR2融合/重排、不能手術的經治膽管癌患者,為一線化療或術后復發(fā)的患者提供了首款靶向治療選擇。
口服IDH1抑制劑:Ivosidenib
IDH1突變發(fā)生在大約13%的膽管癌患者中,是繼FGFR2靶點外的另一個關鍵靶點基因。
IDH1是一種重要的代謝酶,主要存在于過氧化物酶體和細胞質中。IDH1突變常見于白血病、淋巴瘤、膽管癌和結直腸癌等多種血液癌癥和實體瘤中。
目前,對于IDH1突變的膽管癌,尚無獲批的療法,晚期患者中可用的化療選擇有限,亟需有效的創(chuàng)新療法。
值得一提的是,Ivosidenib已在中國獲批進入臨床試驗,用于治療通過FDA批準的檢測攜帶IDH1突變的復發(fā)性或難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(AML)成年患者。
死亡風險降低63%,靶向療法結果驚艷!
這一sNDA是基于ClarIDHy 3期臨床試驗的積極結果。ClarIDHy是一項正在進行的隨機、雙盲、安慰劑對照研究,入組了187位先前接受過治療的IDH1突變膽管癌患者。
患者按2:1的比例隨機接受Ivosidenib或安慰劑治療。主要終點是無進展生存期(PFS),次要終點有總生存期(OS)、客觀緩解率、安全性和耐受性等。
在《柳葉刀·腫瘤學》雜志上發(fā)表的結果表明:
與安慰劑相比,Ivosidenib使IDH1突變型膽管癌患者的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了63%(2.7個月 VS 1.4個月),達到了無進展生存期顯著改善的主要終點。
此外,Ivosidenib還改善了患者的總生存期。治療組和安慰劑組的中位OS分別為10.3個月 VS 7.5個月。
這是一個針對攜帶IDH1突變的經治膽管癌患者的隨機3期臨床試驗。而Ivosidenib一旦獲批,將成為獲得FDA批準的靶向療法,為這類難治性患者帶來新的治療希望。
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,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,或侵犯您的版權,請聯系我們,我們將在及時修改或刪除內容,聯系郵箱:marketing@360worldcare.com